“我拍照片,干嘛要我买一台专业显示器?”

学员教了蛮多了,好多学员照片已经拍得很好了。一位同学前来问我,“老师,你啥时候来教我们后期啊?”我说,“好啊,你是准备买一台专业显示器,还是去败一个苹果笔记本?”

他听了很是诧异,问我,“我家里好几台显示器呢,干嘛还要买?”我说颜色不准啊!他说,“我调调准不就可以了吗?”我听了大笑,说,“如果你能够调得准,我们就可以发大财了!”

手机屏幕的反差与饱和度在出厂的时候就设定死了,我们只能调整亮度。同一张照片,即便只调整屏幕亮度,在一个屏幕上显示也差异极大,更不用说换了一个手机了。

一台显示器的好坏,常人一般以它显示的颜色是否艳丽为标准。譬如我的好些朋友们就很喜欢SA••••G的某一款手机,说颜色比iP•••e好多了——色彩鲜艳靓丽,照片怎么拍怎么好看,唯一的一个“瑕不掩瑜”的缺点就是里面的照片送到彩扩店去冲印后,看到照片会很失望,因为印出来的照片黯淡,很不好看。他们为此还费了不少口舌,谆谆教导彩扩店老板要督促店员提高技术修养,这样才能印出和自己手机上一样好看的照片来。

4790欧元,你败一个?

好歹兄弟我做了20年的印刷类的活计,深知其中的奥妙。做平面设计、印前、印刷的,有一个最重要的流程,就是色彩管理。色彩管理的意思是,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,或者照片中的每一个像素,都有其色彩值,印刷色是CMYK(青、品、黄、黑),显示设备上就是RGB(红、绿、蓝)。我们看的相机屏幕,显示器、电视机、手机屏幕,这些都是发光设备,用的是RGB色。而印刷色(CMYK)则是油墨所能表现的色域,比RGB范围小很多。色彩管理的目标是:将流程中的每一个设备,不论是显示器、手机屏幕、印刷机还是油墨,都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校正。最终的结果是忠实还原原始色彩数值所代表的色相、亮度和饱和度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我输入给你什么值,你就必须忠实地将这个颜色还原出来,不能发挥。

Spyder是一个专门用来校正显示器的设备,面向高端的还有更多品牌

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好显示器了吧?不是说你觉得照片在显示器上不好看,就去调反差和亮度,然后提升饱和度,让它在屏幕上“显得好看”就可以。而是照片有多好/多差就显示有多好/多差,一点不多,一点不少。那么这样的显示器得多少钱?专业级的艺卓(Eizo)得3到4万人民币一台。我曾经在印刷展上看过这样的演示:两米外有两幅彩色图,一模一样的,但是实际上一台是显示器,另一幅是印刷样张。好的显示器,摆放位置,观赏光源都极其讲究,还要定期用专业设备校准色彩。

制造显示器,就如同射箭,大家都是要去射靶心的,偏差多少是个问题

制造显示器就如同去射击。我和奥运射击冠军的区别就是他几乎枪枪命中靶心,而我则是以靶心为中心,平均分布我的弹迹。从统计学上来说,如果以靶心为零点,以几何的象限来看平均数(平均误差),我的水平和奥运冠军没啥区别,因为我们都是围绕靶心射击的,平均数都是靶心(零)。但是如果看平均绝对误差的话,就明显看出高下了。不能说只要是个人,就有潜质被培训成奥运射击冠军吧?如果是那样的话,下一期的诺贝尔医学奖可以颁给你,至少我的轻度帕金森病症是可以被治愈了!制造显示器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制造显示器的时候,原本目标就是要做出准确的显示器,但是由于材料、工艺和技术问题,低端的显示器自然没法显示出精准的颜色。RGB设备是三通道(三原色原理),每个颜色都是从最暗到最亮有256个色阶,三色叠加就是256 x 256 x 256 = 16777216种颜色。按照理论上来说,好的显示器,必须每个色值都能显示出来,准确地显示这16777216种颜色。这个色彩管理难度不是一般的高。换句话说,品质差的显示器,无论如何也没有可能性显示出正确的色彩来。显示器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:明暗比。实际就是看显示器能够还原多少色阶。差的显示器,高光和暗部都损失。厂商为了讨好用户,就拉反差,推饱和度,让照片显得好看。这些廉价的显示器,连最基本的灰平衡都做不到,更不要说去准确还原色阶和色彩了。

现在你知道淘宝卖家说色差不是推诿了吧?人家只是不好意思说你的显示器太烂!

你拥有一个色彩显示不忠实于数据的显示器,并以它为标准去调校你自己的照片,有什么意义呢?除非你能够让你的显示器成为世界标准,大家都按照你的标准去调校自己的机器,可能吗?看到这里,你明白为啥你会在自己的设备上看到一个满意的照片,打印/冲印出来却不尽如人意了吧?

校正设备的过程,是一个繁复的工作,环节越少越简单。输出后再输入,效果一致才能证明系统是完善的。

好的照相机也是一样,不是出来照片显眼就好,而是平实地反映现实。至于那些林林总总的效果,后期都可以做出来的!这感觉,就像清晰的照片我们可以轻易地去做模糊,但是模糊的照片,你绝对做不出清晰的效果来的。

好了,你确认准备好开始学后期了吗?你是准备买一台专业显示器,还是去败一个苹果笔记本?